內容詳情
依托項目實踐,自主培養技術尖兵 “人才+項目”模式
分類:
職工文苑
作者:
姚茜
來源:
技術中心
發布時間:
2025-03-07 14:57
一、實施主體情況
巖土“工程技術創新青年突擊隊”(以下簡稱“青年突擊隊”)成立于2024年5月,主要依托有技術(技能)專長的職工,由技術中心負責人梁金寶為帶頭人組建團隊,牽頭工作室建設方案設計,負責突擊隊的管理和運行,主要成員8人。青年突擊隊以技術創新為目標,以新技術引進為突破口,以人才培養、技術支撐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廣大青年在“急、難、險、重、新”任務中的生力軍作用,為三局和巖土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青年突擊隊成立至今,從事過多種類型項目的勘察與設計,包括地質災害評估、生態修復、能源利用回收等,已完成離層注漿新技術引進、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培養技術人才8人次、3個科研項目申報書的編寫、為分公司提供技術服務12次等多項階段性任務。
青年突擊隊承擔項目主要有山西省忻州市三百子煤礦生態修復設計項目、山西省忻州市三百子煤礦生態修復勘察項目、呂梁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隱患消除、低碳環保的工作思路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政策緊密聯系起來,其多項工作成果為地方政府有效防范地質災害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背景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可避免地會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需要堅持“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礦區生態修復工作,重新恢復綠水青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工業化加速發展的浪潮中,礦產資源開發在保障工業發展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合理的礦產資源開采方式會引發諸多礦區生態環境問題,并最終限制地區內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開展廢棄礦區群生態修復不僅有助于加快礦區的產業升級進程,也是助推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推動國家碳中和的關鍵之舉,同時也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此,青年突擊隊積極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投身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綠色礦山建設、解決礦山環境污染問題。
三、模式概述
青年突擊隊主要以項目為依托,成果為支撐,推動領軍人才和青年創新人才培養,堅持以項目研究為基礎,為國家及企業生態修復貢獻力量的同時培養一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實施“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建立人才培養與項目緊密結合的機制。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產業化科技攻關項目等,重點培養一批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
四、實施方式
(一)依托項目,培養人才
以山西煤炭運銷集團三百子煤業有限公司生態修復勘察項目為例,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主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結合當地生態實際,采用新理念、新技術為項目實施提供支撐。
1.梳理國家政策,提高政治站位
項目實施過程中,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為指導理念,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推進土地整治與污染修復,防控土壤污染風險;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綠色礦山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時代背景下,綠色礦山建設成為礦業高質量發展重要途徑和必然要求。自《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發布實施以來,要求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程,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
2.因地制宜,提高地質思維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三百子煤業有限公司緊臨蘆芽山風景區,青年突擊隊通過現場踏勘,確定了勘查區地質環境及生態問題主要存在于采坑、排土場范圍內;造成的地質環境問題包括土地資源壓占、地貌景觀破壞、植被破壞、礦坑積水等。由此,確定了“測繪先行、調查為主”的三百子煤礦生態修復設計勘查工作原則。
3.實施新理念、新技術,提高專業水平
項目實施中,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采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借助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等手段,修復礦山地表植被群落,充分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綠修復,開展地貌重塑、土壤重構、植被重建、景觀再現,構建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形成穩定的綠色屏障,恢復區域整體生態功能,堅持科學治理,推進分區施策,依據生態學的相關理論與方法,根據植物學特征形成科學合理的分區,重點治理,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植被體系。
(二)項目成員專業化
項目管理中強調人員年輕化、專業化,管理團隊平均年齡28歲左右,學歷均為本科及研究生,精心打造項目管理核心團隊,充分發揮專業人才技術優勢。在團隊成員專業化建設過程中,采用“外部汲取+內部消化”方式,從多種途徑實現專業技能提高的同時,通過內部總結,經驗分享等途徑提升地質思維。
1.外部汲取,理論與實踐共前行
首先,從理論上解決生態修復難題,修復后的修復治理區實現“自維持、免維護”的自然生態系統。通過專家授課、指導,技術融合、創新等方式。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技術合作,分別以礦區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植被恢復等主要問題為突破口,組成聯合技術團隊。
再者,將、用理論聯系實際。依托礦區近自然地形構建模擬技術;運用生物修復技術改善土壤養分和結構;根據本土植被演替規律,采用宮脅法建立適于當地氣候的頂極群落類型,實現植物群落的自我演替。促進新技術、新方法在礦區生態修復方面的應用,按“整體生態功能恢復”和“景觀相似性”原則,因地制宜采取切實可行的恢復治理措施,恢復礦區整體生態功能。
2.內部消化,理論與實踐雙突破
人才培養回歸社會發展需要。推廣礦區生態修復技術,定期召開隊內交流會議,分享工作經驗,總結技術難點。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廣泛開展有關環境安全隱患危害的教育,增強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廣大職工積極參與監督礦區生態修復工作;加強現場調度推進,大力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為礦山整治和生態修復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要爭取周邊公眾對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的理解和支持,保障治理行動的順利開展,實現理論和實踐的雙重突破。
五、工作啟示和推廣前景
(一)工作啟示
青年突擊隊采用“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為全公司轉型發展儲備技術人才。從實際出發,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對人才培養工作做出了以下總結。
專業認知培養。通過項目實施,給隊員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用以往的設計方案,獨立設計制圖。讓隊員拓寬知識面,熟悉自己工作的業務領域,熟練掌握制圖軟件,從宏觀上掌握不同類型項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內容,更重要的是要實現設計語言和圖紙語言的轉換。
專業素質培養。采用“老帶新”模式。以項目實踐為依托,老員工通過現場引導,逐步培養新員工的地質、巖土思維習慣,鍛煉新員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斷地溝通、交流中,使新員工形成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最終在面對任何一個新項目、新問題時都能從專業角度提出解決方案。
管理素質培養。企業轉型發展,不僅需要懂技術、能干活的技術員,更需要技術能力與管理素質兼備,能挑大梁、獨當一面的復合型人才。管理素質是企業管理人才必備的素質,包括領導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
(二)推廣前景
“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滿足當代社會及企業發展需要的同時,培養復合型人才。
依托項目,順應時代發展背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使我們國家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祖國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持續加深,礦山生態修復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需求變化。隨著生態修復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深化,企業將面臨更多復雜的技術和市場挑戰。因此,與科研機構、高校、金融機構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將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專業化分工明確、細化。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和升級,生態修復行業將逐漸形成更加專業和細化的分工格局。這種專業化分工不僅有助于提高整體修復效率和質量,還能夠促進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未來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行業的競爭格局將呈現龍頭企業引領、跨界合作增多以及專業化分工明確的趨勢。這些變化將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理論結合實踐是培養人才的必經之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員工將能夠更好地運用自己的知識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培養出更加創新的工作思維。當員工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就會在工作中不斷尋求創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可以幫助員工更好地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在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員工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經驗,從而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