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分類:
職工文苑
作者:
馬艷平
來源:
地環分公司
發布時間:
2024-08-29 10:01
是感恩的心靈讓他們不斷追求;是團結的力量讓他們奮進前行;是拼搏的勁頭讓他們追求卓越。一群中青年技術骨干,來自不同院校不同專業,在這里,他們組成了一個團結奮進的大家庭---地環分公司!一起走過春暖花開,一起經歷酷暑嚴寒,一起攜手共進,他們信念更加堅定,毅力更加堅韌,步履更加堅實。
2023年度,地環分公司獲得三局“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地環公司作為三局改革轉型的先行者,近年來,在人才、市場、經營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一、打造改革創新團隊,以科技創新推動技術與市場雙革新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地環分公司始終將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著力用制度與管理營造一個尊重技術、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讓吃苦者不吃虧、流汗者不流淚、受累者不受氣。堅持推動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企業風氣,努力打造完善的工作流程,不斷提升項目效益與企業形象。
在局及公司的支持下,近三年,地環分公司不斷引進人才,組建形成了一支專業涵蓋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環境設計、信息工程、造價工程、市場營銷等全方位且有梯度的專業隊伍。公司現有職工37名,相關對口專業人員達33名,占比90%。專業結構的完善,很好地補齊了專業鏈條,同時打破了專業壁壘,在市場格局方面帶來了新的思路,真正形成了從可研、測量、勘察、設計、施工到監測的全流程服務能力,為更好地開發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時,地環分公司樹立開放的人才觀,堅持自主培養與引進吸收并重,對校招的新入職員工,安排有經驗的老員工帶領,實現老帶新。推行項目經理“全流程負責制”和項目人員“多崗位鍛煉制”,項目經理管生產的同時,必須管投標、管合同、管計價、管成本、管結算;項目人員干好固定崗位工作的前提下,到其他崗位上學習、交流、鍛煉。“全流程負責制”和“多崗位鍛煉制”不僅強化了項目經理的擔當意識,更加切實履行好職責,也促進了項目經理及項目人員多方位發展,提升了人員的綜合素養,實現“全方位發展”。與此同時,地環分公司充分利用各種學習平臺,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參加各種專業知識培訓,采取自主培養加社會學習的方式培養人才、強化隊伍。
近三年,利用專業人才結構的優化,做好工程勘察、地質災害的同時,在生態修復、土地整理、文物周邊修復等市場進行逐步滲透、扎根。同時,通過積極的人才培養,不斷加強新技術的學習。2022年地環分公司參與了由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組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區域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綠色生態修復技術及應用”并負責課題五“鹵代烴等復合污染區域監控和強化自然衰減技術應用示范”。2023年參與了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牽頭組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專項中“西北煤電集聚區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綜合防治關鍵技術及示范”項目。通過參與和承擔科研項目,增強了單位對于知識的積累和技術的儲備,通過學習研發項目中的共性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業務市場領域的擴展。
在鳳城康養中心采空區治理項目中,由地環分公司11名年輕人組成的項目團隊,大膽創新、精心研發,首次使用了集成度高、自動化強、配料精準、日生產能力大的環保型全自動化漿站系統,該系統與傳統漿站不同,全自動化漿站系統從送料、攪拌、出料全部智能控制,所有控制器的按鈕集中到一個控制柜上,實現了漿站運營,單人即可操作管理的模式。全自動化漿站系統,從構思、設計、安裝到整體調試,全部由項目部人員獨立自主完成,勞動力節約70%,材料節約15%,實現了制漿全程無污染。項目實施中,技術人員兩班倒,24小時作業,雨季不停工,假日不休息,僅用45天,完成了原定105天的工作量,共完成鉆孔進尺96000米,采空區水泥漿注入量126000m³,治理采空區130畝,提前、超額、保質完成了項目任務,節約了施工成本與時間成本。項目團隊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等復雜情形,充分發揮能戰、能抗的高素質作風,用高素養與勇擔當給業主心里埋下一顆強有力的種子。目前地環分公司的注漿技術領先同行,得到甲方好評,為單位贏得了榮譽。
二、堅持守正創新理念,以堅定步伐推動基礎與新業共發展
地環分公司堅持穩中求進,繼續深化踐行“一基兩翼”的市場格局,以“巖土勘察”為基礎,以“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市場發展方向,多方向齊頭并進。與此同時,公司領導班子研究國家宏觀政策導向和行業發展趨勢,深入了解市場,分析市場的潛力、服務對象的需求,嘗試承攬新的業務。
巖土工程既是地環分公司的傳統業務,又是大地質方向發展的人才培養池。近年來,地環分公司有選擇地承接一些效益明顯的巖土工程勘察與地質災害治理施工項目,特別是采空區治理類項目,做大做實地環分公司基本盤,不斷鍛煉人才,在形成從可研、測量、勘察、設計、施工到監測的全流程服務能力的基礎之上,強化了項目整體策劃能力及全流程技術服務能力。
比如,2022年地環分公司承擔了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范區部分主要項目的勘察工作,并在地質災害治理方面進行了全過程的技術支持。該項目是晉城市打造千億級文旅康養產業集群的龍頭項目,也是打造“康養+”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晉城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的實施為后續業務特別是鳳城康養中心采空區治理項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地環分公司不斷向地質災害防治數智化領域發展。2023年地環分公司中標開展了地質災害群專結合監測預警實驗(汾陽、孝義、交口縣)、晉城龍馬湖南擴公園自動化智能監測等項目,完成收入507.85萬元。地環分公司作為系統內連續五次參加山西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實驗工作的單位。同時建立了三局第一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平臺,不斷投入,不斷完善,為進一步的跟蹤服務和項目研發奠定了基礎。地質災害群專結合監測預警實驗項目的順利實施,完善了我省祁縣、平遙、太谷、靈石、文水、榆社、交口、孝義、汾陽9處地市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安裝并監測了1087臺164處地質災害監測設備,為災害隱患點威脅的5800余人的生命安全和2億多的財產安全提供了科學防災減災手段,提升了防災減災數智化能力。
地環分公司響應國家政策,在地質災害防治的基礎上不斷由點向面延伸,由面向空間縱深。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的著力點,也成了地環分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國土空間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多學科融合、多專業交叉、專業技術要求高,地環分公司以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良好的信譽為保障,進一步深度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類項目。先后實施了柳林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編制、黃河流域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右旗段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地環分公司發揮央企優勢,憑借優秀的施工、組織能力和良好的信譽,深入太原鋼鐵(集團)礦山地質災害市場,在項目實施中主動對標太鋼集團對施工作業管理的標準,不斷提升了公司標準化施工的能力,得到了業主的肯定。隨著三局與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地環分公司將繼續在生態環境修復、地質災害防治和基礎建設等領域發力。
三、聚焦高質高效目標,以擔當奉獻助力質量與效益共提升
地環分公司順應時代潮流,響應市場需求,近三年來,在全體員工的奮力拼搏中取得新的突破,營業收入都超額完成任務,利潤年計劃完成率分別達到364.79%、145.77%、220.62%。這一系列驕人的成績,都體現著每一位員工的責任與擔當,是他們時刻秉承“高度負責,吃苦耐勞”的巖土精神的最佳詮釋。
從源頭策劃項目,在項目謀劃儲備上奮力拼出“新精彩”。2023年,地環分公司與其他央企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央企“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市場效應,主導策劃了內蒙古土默特右旗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在總公司領導高瞻遠矚的籌劃安排下,地環分公司從長遠出發主導了該項目的前期策劃、實施方案等全部工作,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咨詢服務。該項目的成功落地,一方面給地方政府從技術上排憂解難,另一方面為項目落地后的后續工作奠定了基礎。地環分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尤其是包頭市的影響力不斷擴大。2024年初,包頭市石拐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青山區等多個旗(縣)主動與地環分公司對接,邀請參與各旗縣的生態項目。從源頭策劃,助力公司擴大市場份額,到加快業務拓展步伐,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公司業務逐步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逐步擺脫低端市場,為不斷擴大的生態產業模塊蓄力。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地環分公司把擔當奉獻融入了企業基因之中,作為巖土公司地災防治領域的先行者,地環分公司勇于擔當,在取得一些成果后積極與兄弟單位分享經驗,通過技術輸出,不斷為兄弟單位培養技術骨干、提供技術支持。2022年,對第四分公司、云貴分公司多個項目提供技術支持,2023年派技術團隊遠赴新疆,針對急傾斜采空區勘察進行了全程參與指導,不斷助推兄弟單位高質量轉型發展,以實干擔當為巖土公司的轉型發展貢獻地環力量。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地環分公司將繼續把企業文化根植于內心,將務實拼搏鐫刻在靈魂深處,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在高質量發展的長跑中行穩致遠。